本网讯(信息技术学院 学生通讯员 卢乐妍)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计算机专业,践行实践精神,让同学们深刻认识新质生产力,让青年人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同时运用计算机专业知识帮助当地开展信息化建设,开展志愿活动。7月初,信息技术学院组织开展了以“乡韵传承,青春奉献”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防患于未然,安全先行。信息技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六安市金安区孙岗镇新桥村,进行了实地的参观与实践学习。孙岗镇新桥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金德祥对实践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为同学们讲解新桥村的情况,详细解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在入户宣传前,团队成员充分了解了防溺水、防诈骗、反邪教以及交通安全的相关知识,在进行入户宣传时,向村民们发放宣传册、耐心解答村民们提出的问题。
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孙岗镇新桥村进行农村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信息的电子化和数字化,协助乡村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为新桥村村民录入信息和档案,并确保录入的信息和档案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避免信息泄露和滥用,对录入的信息、档案进行整理和归档,方便查阅和使用。新时代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将为乡村数字化转型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推动数字乡村走向现代化、智能化的道路。
科技赋能,高产优质农业新篇章。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先后前往孙岗镇的新桥村手工锅巴厂、黄小店村粮油加工厂、春禾农机专业合作社和春禾农展馆,在农业领域,高科技产品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深度融入传统农产品的种植、生产过程之中,尤其是锅巴、米面油等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作过程和生产工艺都体现出地方文化特色。这一创新融合不仅重新定义了农产品的生产模式,更彰显了科技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的核心驱动力。农业机械化成为推动当地农业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服务专业化、管理数字化、生产科学化以及装备现代化这四个方面更好地体现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